
鬼不走門——鬼吹燈同人
作者:殘笑天
更新時間:2017-01-31 03:41:30 [共194章]
主角叫孫不二,武川真由美,無遮公主的書名叫《鬼不走門——鬼吹燈同人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殘笑天寫的一本現代探險、其他、殭屍類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高境界的盜墓其實是“盜文化”
鄙人弄這個題目不是掉書袋子,而是對墓裏面積澱下來的東西確實非常喜歡,幸好有天下霸唱大大開創性地在網絡上搞起了盜墓小説熱,也使我們這樣的老古董敢在網上寫點東西,自我yy一下。
最近,翻地方史志的名人傳記,看到了一個被稱為甲骨文之父的人,此人竟是我的同鄉。
裏面的關於甲骨文的發現很有點意思。
—————現在,咱們正裏八經地摳點甲骨文的東西,先引用一段網上的資料————
甲骨文是漢字的書體之一,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。甲骨文又稱契文、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。商朝人用龜甲、獸骨占卜後把占卜時間、占卜者的名字、所佔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,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。不過具體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詳略的差異,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辭最為完整,同時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時期。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,這種文字為甲骨文。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辭的甲骨,這些字都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。大量的甲骨文及銘文既記載了當時政治、經濟、軍事以及氣象、占卜方面的情況,又標誌着文字接近成熟。圖為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。
“甲骨文”是中國文字的先祖,大約是四千多年前(商代時)使用過的最古老的文字,它刻於龜甲或是獸骨之上,是已失傳的文字。發現這種甲骨文字是近代的事,距今才一百多年,因此研究它的時間並不長。
説甲骨文
那就要説説殷墟:
殷墟
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,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,現存有宮殿宗廟區、王陵區和眾多族邑聚落遺址、家族墓地羣、甲骨窖穴、鑄銅遺址、制玉作坊、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蹟,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、併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,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。
説起殷墟的價值,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説,作為文化遺產,有一個重要的特點,就是時代越久,歷史價值越高。
在國際上被承認的、沒有爭議的中國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。殷墟不是一座簡單的建築物,它是一座都城。都城是什麼,都城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、經濟中心、軍事中心和文化禮儀中心。它是一個王國的縮影,是其他任何遺產沒辦法比的。
這就是殷墟之於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和獨特地位。